被刺扎到可能是日常勞作、戶外運動、手工製作、寵物接觸、意外碰撞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及時取出刺、清潔消毒傷口、預防感染等。
1. 日常勞作:在進行園藝、家務等日常勞作時,容易不小心被植物刺、木刺等扎到。應盡快用鑷子或針將可見的刺小心拔出,若刺較深難以拔出,不要強行操作以免斷在體內。隨後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再用碘伏棉球消毒傷口及周圍皮膚。可遵醫囑塗抹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夫西地酸乳膏預防感染。
2. 戶外運動:徒步、登山等戶外運動過程中,可能會被荊棘、樹枝等刺傷。先檢查傷口,若有刺殘留,用乾淨的工具取出。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去除污垢。之後用酒精消毒傷口。可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片抗感染。
3. 手工製作:做木工、刺繡等手工時,可能被木刺、針等扎傷。立即停止手中動作,查看傷口情況,將刺取出。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再用雙氧水消毒。可遵醫囑外用雲南白藥氣霧劑、康復新液、創可貼促進傷口愈合。
4. 寵物接觸:和寵物玩耍時,可能被寵物身上攜帶的刺扎到。先安撫好寵物,避免再次受傷,然後仔細取出刺。用清水和肥皂清洗傷口,再用碘酒消毒。可遵醫囑服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膠囊、克林霉素膠囊防止感染。
5. 意外碰撞:在狹窄空間或混亂環境中意外碰撞到尖銳帶刺物體而被扎傷。迅速遠離碰撞源,查看傷口,取出刺。用清水沖洗後,用碘伏消毒。可遵醫囑使用磺胺嘧啶銀乳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龍珠軟膏處理傷口。
被刺扎到後要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密切觀察傷口變化,若出現紅腫、疼痛加劇、發熱等異常情況,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