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跌破皮流血可能是日常活動中意外碰撞、運動時擦傷、皮膚乾燥導致皸裂、蚊蟲叮咬搔抓、外力摩擦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清潔消毒、塗抹藥物、包扎等。
1. 日常活動中意外碰撞:在日常的行走、工作等活動里,不小心與尖銳物體或堅硬物品碰撞,就容易導致皮膚破損流血。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去除污垢和雜質,再用碘伏消毒,預防感染。可遵醫囑塗抹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夫西地酸乳膏,之後用創可貼或紗布簡單包扎。
2. 運動時擦傷:運動過程中摔倒、與器械摩擦等都可能造成擦傷流血。用清水沖洗傷口,將表面的塵土等洗淨,然後用酒精消毒。可遵醫囑使用雲南白藥氣霧劑、康復新液、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以促進傷口愈合。
3. 皮膚乾燥導致皸裂:皮膚過於乾燥,彈性下降,在一些輕微外力作用下就會出現皸裂流血。先用溫水清洗傷口,再塗抹凡士林軟膏、尿素維E乳膏、硅油乳膏,起到滋潤保濕的作用,促進傷口恢復。
4. 蚊蟲叮咬搔抓:蚊蟲叮咬後瘙癢難耐,搔抓過度會使皮膚破損流血。用肥皂水清洗叮咬處,中和蚊蟲酸性毒液,再用爐甘石洗劑止癢,可遵醫囑塗抹丹皮酚軟膏、復方樟腦乳膏、地奈德乳膏。
5. 外力摩擦:長時間受外力摩擦,如緊身衣物摩擦等,會使皮膚破損。用雙氧水清潔傷口,去除壞死組織,之後可遵醫囑使用磺胺嘧啶銀乳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龍珠軟膏,防止感染。
傷口恢復期間要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盡量減少對傷口的刺激,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傷口裂開影響愈合。飲食上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促進傷口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