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牙掉了可能是外力撞擊、牙周炎、齲齒、牙根吸收、先天性恆牙缺失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復位固定、牙周治療、補牙修復、觀察或手術、修復治療等。
1. 外力撞擊:日常生活中,牙齒受到意外碰撞,如摔倒、運動時撞擊等,強大的外力作用下恆牙可能脫落。若牙齒完整脫落,在半小時內將牙齒撿起,用清水沖洗乾淨後,嘗試將其放回牙槽窩內,然後盡快前往醫院,醫生會根據情況進行復位固定,如使用牙周纖維帶等固定牙齒,期間需避免用患牙咀嚼,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布洛芬緩釋膠囊。
2. 牙周炎:口腔衛生不良,牙菌斑、牙結石長期堆積,引發牙周組織炎症,導致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脫落。要進行系統的牙周治療,包括洗牙去除牙結石、齦下刮治清除深部牙菌斑,必要時進行牙周手術。可遵醫囑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米諾環素軟膏、甲硝唑口頰片。
3. 齲齒:細菌感染導致牙體硬組織破壞,若齲洞較深未及時治療,會影響牙髓及根尖周組織,最終致使牙齒脫落。對於齲壞未累及牙髓的情況,可去除腐質後補牙,如使用樹脂材料;累及牙髓則需根管治療後修復。可遵醫囑服用頭孢克肟顆粒、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
4. 牙根吸收:多發生於乳牙替換期恆牙萌出時,恆牙牙根可能因局部壓力等因素發生吸收,導致牙齒鬆動脫落。一般這種情況可先觀察,若恆牙萌出位置異常或有其他問題,可能需手術干預。
5. 先天性恆牙缺失:胚胎發育過程中,恆牙胚未能正常發育形成,導致恆牙缺失。可根據具體情況,在合適年齡進行義齒修復,如活動義齒、固定義齒或種植牙修復。
恆牙脫落後要盡快就醫,治療期間嚴格按照醫生要求用藥、復診,保持口腔清潔,避免食用過硬、過黏食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