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堵塞、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聹栓塞、外耳道異物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耳道清洗等。
1. 耳道堵塞:常見因耵聹分泌過多、排出不暢堆積所致。可由挖耳不當、外耳道狹窄等引發。對於較軟耵聹,可使用生理鹽水沖洗耳道;若耵聹較硬,可先滴入5%碳酸氫鈉滴耳液,軟化後再沖洗。也可使用硼酸酒精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遵醫囑用藥,待耵聹鬆軟後清理。
2. 外耳道炎:多因細菌感染,如挖耳損傷外耳道皮膚、污水進入耳道等。表現為耳道疼痛、紅腫。可局部塗抹紅霉素軟膏,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片,遵醫囑用藥。保持耳道乾燥清潔,避免再次損傷。
3. 中耳炎: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蔓延,導致中耳腔炎症。有耳痛、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可使用過氧化氫溶液清洗耳道,再滴入洛美沙星滴耳液,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遵醫囑用藥。積極治療上呼吸道疾病。
4. 耵聹栓塞:耵聹腺分泌旺盛,排出受阻形成栓塞。可出現耳部悶脹、聽力減退。先用碳酸氫鈉滴耳液浸泡,再用吸引器吸出或生理鹽水沖洗。也可使用水楊酸酒精滴耳液、苯酚甘油滴耳液,遵醫囑用藥。
5. 外耳道異物:多因意外進入,如小珠子、昆蟲等。活昆蟲可先滴入香油等使其窒息,再取出;其他異物根據情況用鑷子等工具取出。
清洗耳道後要保持耳道乾燥,短時間內避免污水進入。若清洗後仍有不適,如疼痛、聽力異常等,應及時就醫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