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觸痛可能是皮膚外傷、皮膚炎症、神經受壓、病毒感染、心理因素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傷口處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調節等。
1. 皮膚外傷:日常活動中,皮膚受到擦傷、割傷、刺傷等,破壞了皮膚的完整性,刺激神經末梢引發觸痛。輕微擦傷可先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再塗抹碘伏消毒,最後用創可貼或無菌紗布包扎;較深割傷需及時就醫,進行清創縫合,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片、羅紅霉素分散片預防感染。
2. 皮膚炎症:如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炎症刺激導致皮膚敏感性增加,出現觸痛。接觸性皮炎需明確並遠離過敏原,局部塗抹爐甘石洗劑、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遵醫囑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脂溢性皮炎可使用二硫化硒洗劑清洗,外用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口服維生素B6片、復合維生素B片。
3. 神經受壓:長時間保持不良姿勢、頸椎病等導致神經受壓,引起所支配區域皮膚觸痛。可通過按摩、熱敷、牽引等物理方法緩解神經壓迫,疼痛嚴重時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甲鈷胺片。
4. 病毒感染:如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在發疹前可出現皮膚觸痛,隨後出現簇集性水皰。應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片、伐昔洛韋片、泛昔洛韋片,同時可外用阿昔洛韋乳膏、噴昔洛韋乳膏,疼痛劇烈時遵醫囑服用加巴噴丁膠囊、普瑞巴林膠囊。
5. 心理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抑鬱等不良心理狀態,可能導致軀體化症狀,出現皮膚觸痛。可通過聽音樂、運動、與他人傾訴等方式緩解壓力,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幫助,進行心理疏導和治療。
治療期間要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刺激皮膚,以免加重症狀。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飲食上盡量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按照醫生囑咐按時用藥和復診,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