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疙瘩可能是蚊蟲叮咬、皮膚過敏、痤瘡、毛囊炎、病毒感染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塗抹藥物、口服藥物等。
1. 蚊蟲叮咬:在夏季或蚊蟲較多的環境中,皮膚被蚊蟲叮咬後,蚊蟲的唾液等分泌物會引發人體的免疫反應,導致局部出現小紅疙瘩,常伴有瘙癢。可塗抹爐甘石洗劑,能起到收斂、止癢的作用;還可使用丹皮酚軟膏,有消炎、止癢功效;症狀嚴重時可遵醫囑口服氯雷他定片。日常盡量避免前往蚊蟲多的地方,外出可穿長袖長褲,使用驅蚊產品。
2. 皮膚過敏:接觸如化妝品、某些食物、花粉等過敏原後,免疫系統會將其識別為外來有害物質併發動攻擊,引起皮膚出現小紅疙瘩,伴有瘙癢、紅腫等。可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能減輕炎症;口服西替利嗪膠囊,緩解過敏症狀;還可遵醫囑服用依巴斯汀片。要盡快明確並遠離過敏原,近期避免使用刺激性護膚品。
3. 痤瘡: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口角化異常,導致皮脂排出不暢,堵塞在毛囊內,形成痤瘡,表現為小紅疙瘩。可外用維A酸乳膏,改善毛囊角化;過氧苯甲酰凝膠,殺滅痤瘡丙酸桿菌;症狀重時遵醫囑口服米諾環素膠囊。平時要注意皮膚清潔,避免熬夜,少吃辛辣油膩食物。
4. 毛囊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皮膚不清潔、搔抓等導致毛囊受損,細菌趁機侵入引發炎症,出現小紅疙瘩。可塗抹莫匹羅星軟膏,對革蘭陽性球菌有抗菌作用;夫西地酸乳膏,用於各種細菌性皮膚感染;嚴重時遵醫囑口服頭孢呋辛酯片。保持皮膚清潔乾爽,避免搔抓皮膚。
5. 病毒感染:如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等,病毒在體內大量繁殖,侵襲皮膚細胞,導致皮膚出現小紅疙瘩。可外用阿昔洛韋乳膏,抑制病毒複製;噴昔洛韋乳膏,用於單純皰疹、帶狀皰疹;遵醫囑口服泛昔洛韋膠囊。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增強自身抵抗力。
治療期間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用藥,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同時注意觀察小紅疙瘩的變化,若症狀持續加重、出現發熱等其他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