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過長可能是先天性發育異常、陰莖短小、局部炎症、外傷瘢痕、隱匿陰莖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手術治療、藥物輔助等。
1. 先天性發育異常: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陰莖頭與包皮之間的粘連未完全吸收,導致包皮過長。對於這種情況,若無症狀可先觀察,注意局部清潔。若經常引發炎症等問題,通常採取包皮環切術,切除多餘的包皮組織,使陰莖頭充分暴露,降低感染風險。
2. 陰莖短小:陰莖整體發育較小,相對而言包皮顯得過長。可先評估陰莖發育情況,若因激素水平影響,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激素促進發育。若成年後仍存在明顯陰莖短小伴包皮過長,可考慮陰莖延長術聯合包皮環切術,改善外觀與功能。
3. 局部炎症:長期的包皮龜頭炎等炎症刺激,可導致包皮組織增厚、攣縮,加重包皮過長表現。可遵醫囑使用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克霉唑乳膏,塗抹於患處,控制炎症。炎症消退後,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進行包皮環切手術,防止炎症復發。
4. 外傷瘢痕:陰莖部位外傷後形成瘢痕,導致包皮活動受限、過長。對於較輕的瘢痕,可先嘗試瘢痕軟化藥物如積雪苷霜軟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復方肝素鈉尿囊素凝膠,遵醫囑塗抹,促進瘢痕軟化。若瘢痕嚴重影響包皮功能,則需手術切除瘢痕組織並進行包皮整形。
5. 隱匿陰莖:陰莖埋藏於皮下,外觀上呈現包皮過長。需要通過手術治療,如陰莖松解固定術等,將陰莖從隱匿狀態釋放出來,同時根據情況處理包皮。
術後要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尿液污染傷口。短期內避免劇烈運動和性生活,防止傷口裂開。按照醫生要求定期換藥、復查,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