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如何治療頸動脈痛

發佈時間:2025-03-14 12:29:53
李婷婷副主任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頸動脈痛可能是頸部肌肉勞損、頸部血管痙攣、頸動脈炎、外傷、感染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

1. 頸部肌肉勞損:長期保持不良姿勢,如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電腦,頸部肌肉持續緊張,易引發勞損,導致頸動脈周圍疼痛。可通過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於頸部疼痛處,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促進血液循環。配合按摩,由專業人員進行頸部按摩,放鬆肌肉。也可進行適量頸部運動,如緩慢轉動頭部、伸縮頸部等。

2. 頸部血管痙攣:精神壓力過大、寒冷刺激等可引起頸部血管痙攣,致使頸動脈痛。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緩解精神壓力。注意頸部保暖,避免受寒。可遵醫囑服用尼莫地平片、鹽酸氟桂利嗪膠囊、地巴唑片,以解除血管痙攣。

3. 頸動脈炎:自身免疫反應等引發頸動脈炎,出現疼痛症狀。可採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如遵醫囑服用醋酸潑尼松片。同時配合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雙嘧達莫片,抑制血小板聚集。還可進行紅外線照射等物理治療,促進炎症吸收。

4. 外傷:頸部受到撞擊等外傷,損傷頸動脈周圍組織,產生疼痛。受傷早期可冷敷,減輕腫脹疼痛。後期熱敷,促進淤血吸收。若疼痛嚴重,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活血止痛膠囊。

5. 感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頸部,累及頸動脈引發疼痛。若是細菌感染,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膠囊。病毒感染則可使用利巴韋林顆粒、阿昔洛韋片、更昔洛韋膠囊。同時注意休息,多喝水,促進恢復。

日常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頸部過度勞累和受傷,注意頸部保暖。按要求用藥,定期復查,若疼痛加重或出現頭暈、視力模糊等異常,及時就醫。

相關文章
如何治療頸動脈痛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