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後面長膿包可能是皮脂腺囊腫感染、外耳道癤腫蔓延、耳後淋巴結炎、毛囊炎、外傷感染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皮脂腺囊腫感染:耳後皮脂腺導管堵塞,皮脂腺分泌的皮脂無法排出,逐漸形成囊腫,若受到細菌感染就會引發膿包。可先使用碘伏消毒膿包局部,保持清潔。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片、羅紅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症。若囊腫反復感染或較大,炎症消退後需手術切除囊腫。
2. 外耳道癤腫蔓延:外耳道皮膚毛囊或皮脂腺因細菌感染引發癤腫,若未及時控制,炎症蔓延至耳後,導致耳後出現膿包。局部塗抹魚石脂軟膏促進癤腫成熟破潰。遵醫囑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膠囊、甲硝唑片等藥物抗感染。癤腫成熟後可由專業醫生切開排膿。
3. 耳後淋巴結炎:頭面部有炎症時,耳後淋巴結會發揮免疫作用,受到炎症刺激後腫大,嚴重時可形成膿包。可進行局部熱敷,促進炎症吸收。遵醫囑服用蒲地藍消炎片、清熱散結膠囊、夏枯草顆粒等藥物。積極治療頭面部原發炎症病灶。
4. 毛囊炎:耳後皮膚的毛囊受到細菌感染,引發毛囊炎,進一步發展可形成膿包。用溫水清洗耳後皮膚,保持乾爽。遵醫囑塗抹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紅霉素軟膏等藥物。避免搔抓,防止感染擴散。
5. 外傷感染:耳後受到擦傷、抓傷等外傷後,若沒有做好傷口護理,細菌侵入就會引起感染形成膿包。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清除異物。遵醫囑口服青霉素V鉀片、頭孢拉定膠囊、克林霉素膠囊等藥物。定期對傷口進行消毒換藥。
日常要注意保持耳後皮膚清潔,避免擠壓膿包,防止加重感染。飲食上盡量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按照醫生要求按時用藥和復診,以便及時瞭解病情恢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