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喘可能是過敏、呼吸道感染、氣道異物、環境刺激、遺傳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遠離過敏原、藥物治療、取出異物、改善環境、日常護理等。
1. 過敏:接觸花粉、塵蟎、動物毛髮等過敏原後,免疫系統會釋放組胺等物質,導致氣道收縮、炎症反應,引發咳喘。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氯雷他定片、孟魯司特鈉咀嚼片、布地奈德氣霧劑,同時要盡量找出並遠離過敏原,如定期清潔臥室、使用空氣淨化器等。
2. 呼吸道感染: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體入侵呼吸道,引發炎症,刺激氣道黏膜,導致咳喘。若是病毒感染,可遵醫囑用利巴韋林顆粒、抗病毒口服液、連花清瘟膠囊;細菌感染常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乾混懸劑。同時要注意休息、多喝水。
3. 氣道異物:不小心吸入異物,如花生、瓜子等,堵塞氣道,引起咳喘。應及時就醫,通過支氣管鏡等手段將異物取出,避免自行盲目處理導致異物移位造成更嚴重後果。
4. 環境刺激:長期處於寒冷、乾燥、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中,氣道受到刺激,引發咳喘。要盡量改善環境,如在寒冷天氣注意保暖、佩戴口罩,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避免在污染嚴重時外出。
5. 遺傳:家族中有咳喘病史,遺傳因素可能使個體氣道反應性較高,容易出現咳喘症狀。日常要注意加強鍛鍊、增強體質,避免接觸誘發因素,定期體檢,出現症狀及時就醫,按醫生建議用藥治療。
使用藥物治療咳喘時,務必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按量用藥,不可自行增減劑量或停藥。同時要密切觀察症狀變化,若咳喘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