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疝可能是腹壁強度降低、腹內壓力增高、先天性解剖異常、外傷、感染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手術修補、藥物輔助等。
1. 腹壁強度降低:正常情況下,腹壁具有一定強度來抵抗腹內壓力。但隨著年齡增長,腹壁肌肉會逐漸鬆弛,像老年人的腹肌萎縮;肥胖人群因脂肪堆積,對腹壁肌肉產生壓迫,影響其正常功能;長期吸煙會使體內的彈性纖維受損,降低腹壁韌性。對於這種情況,可通過加強腹壁鍛鍊,如進行適量的仰臥起坐、平板支撐等運動來增強腹壁肌肉力量。若情況嚴重,可能需進行手術修補,如傳統的疝修補術、無張力疝修補術等。
2. 腹內壓力增高:慢性咳嗽、長期便秘、排尿困難等情況會使腹內壓力長期處於較高水平。比如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頻繁咳嗽,會不斷衝擊腹壁;習慣性便秘者排便時用力過度,增加腹壓。對於慢性咳嗽,可遵醫囑使用氨溴索口服液、右美沙芬糖漿、川貝枇杷膏,緩解咳嗽症狀;針對長期便秘,可遵醫囑服用麻仁軟膠囊、酚酞片、乳果糖口服液促進排便;排尿困難若由前列腺增生引起,可遵醫囑服用非那雄胺片、坦索羅辛膠囊、前列舒通膠囊改善症狀。
3. 先天性解剖異常: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若鞘狀突未正常閉合,就會形成潛在的通道,導致腹腔內容物容易通過此通道突出形成斜疝。常見於嬰幼兒,尤其是早產兒。對於嬰幼兒斜疝,若在 1 歲以內,有自愈的可能,可使用疝氣帶進行保守治療,避免疝內容物突出。若超過 1 歲仍未自愈,則通常需要手術治療,如疝囊高位結扎術。
4. 外傷:腹部受到嚴重撞擊、刀刺傷等外傷,可能會破壞腹壁的完整性,使腹壁出現薄弱區域,從而引發斜疝。對於因外傷導致的斜疝,首先要對傷口進行清創處理,預防感染。根據損傷程度和斜疝情況,可能需要進行手術修復,恢復腹壁的正常結構。術後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傷口裂開。
5. 感染:腹壁局部發生感染,如癤、癰等,炎症侵襲會破壞腹壁組織,削弱腹壁強度,進而誘發斜疝。對於感染引起的斜疝,需積極控制感染,可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待感染控制後,根據斜疝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進行手術治療。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防止腹壓突然升高。飲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對於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定期復查,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