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癤可能是挖鼻、拔鼻毛、鼻腔分泌物刺激、外傷、鄰近器官感染蔓延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保持鼻腔清潔、避免刺激、藥物治療等。
1. 挖鼻:經常用手指挖鼻,易損傷鼻前庭皮膚,破壞皮膚的屏障功能,使細菌容易侵入引發鼻癤。應改掉挖鼻的不良習慣,保持手部清潔,可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保持鼻腔濕潤和清潔,減少鼻內分泌物對鼻前庭的刺激。若局部紅腫疼痛,可遵醫囑塗抹莫匹羅星軟膏、魚石脂軟膏、紅霉素眼膏等藥物消炎止痛。
2. 拔鼻毛:拔鼻毛會直接損傷鼻前庭毛囊,導致毛囊受損,細菌趁機而入引發炎症。要杜絕拔鼻毛行為,可使用鼻毛修剪器定期修剪鼻毛。若已出現鼻癤,可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3. 鼻腔分泌物刺激:鼻腔分泌物增多且長期刺激鼻前庭皮膚,會使局部皮膚抵抗力下降,易引發鼻癤。可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劑清洗鼻腔,清除分泌物。若鼻癤症狀明顯,可遵醫囑用復方薄荷腦滴鼻液滴鼻,滋潤鼻腔黏膜,同時配合口服牛黃解毒片等清熱解毒藥物。
4. 外傷:鼻部受到外力撞擊、摩擦等外傷,破壞了鼻前庭皮膚的完整性,為細菌感染創造了條件。受傷後要及時清潔消毒傷口,避免沾水。若出現鼻癤,可遵醫囑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氧氟沙星凝膠、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膠等藥物治療。
5. 鄰近器官感染蔓延:如鼻竇炎、咽炎等鄰近器官的炎症蔓延至鼻前庭,可引發鼻癤。積極治療原發病,如遵醫囑使用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等藥物治療鼻竇炎。同時對鼻癤局部進行處理,促進恢復。
治療期間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潔衛生,避免擠壓鼻癤,防止炎症擴散。飲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證充足睡眠,以促進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