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培養常見的方法有中段尿培養、導尿培養、恥骨上膀胱穿刺培養、小兒尿袋收集培養、24小時尿液培養等。
1. 中段尿培養:患者需清潔尿道口,留取中段尿液。一般先排尿數秒,棄去前段尿液,然後用無菌容器接取中段尿液。這種方法操作相對簡單,患者容易配合,是臨床上最常用的尿培養方法,能較好地反映泌尿系統的真實感染情況,但可能會受到尿道口周圍細菌污染的影響。
2. 導尿培養:通過導尿管將尿液引出進行培養。適用於一些無法自行排尿或需要準確獲取膀胱內尿液的情況。但導尿屬於侵入性操作,可能會引起尿道黏膜損傷,增加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所以一般在必要時才採用。
3. 恥骨上膀胱穿刺培養:在恥骨上經皮膚穿刺進入膀胱抽取尿液進行培養。這種方法獲取的尿液基本不受尿道細菌污染,結果較為準確可靠。常用於診斷新生兒和截癱患者的泌尿系統感染,但它是一種有創操作,可能會出現出血、感染等併發症,操作要求相對較高。
4. 小兒尿袋收集培養:主要用於小兒,尤其是不能配合留取中段尿的嬰幼兒。將無菌尿袋粘貼在尿道口周圍收集尿液。不過,這種方法容易受到外界細菌污染,準確性相對較差。
5. 24小時尿液培養:收集24小時的全部尿液進行培養。對於一些特殊病原體的檢測或需要瞭解尿液中細菌的定量情況時可能會用到。但收集過程較為繁瑣,且尿液長時間放置可能會影響培養結果。
在進行尿培養前,應避免大量飲水,以免稀釋尿液影響結果。女性應避開月經期。留取尿液時要保證容器無菌,及時送檢,以確保培養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