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損傷常見類型有腎挫傷、腎部分裂傷、腎全層裂傷、腎蒂損傷、病理性腎破裂等。
1. 腎挫傷:損傷僅局限於部分腎實質,形成腎瘀斑和或包膜下血腫,腎包膜及腎盂黏膜完整。一般症狀較輕,可出現少量血尿,通常經短期休息可自愈。
2. 腎部分裂傷:腎實質部分裂傷伴有腎包膜破裂,可致腎周血腫。如腎盂腎盞黏膜破裂,則有明顯血尿。通常需絕對臥床休息、止血、抗感染等治療,多數可自行愈合。
3. 腎全層裂傷:腎實質深度裂傷,外及腎包膜,內達腎盂腎盞黏膜,常引起廣泛的腎周血腫、嚴重血尿和尿外滲。症狀明顯且嚴重,病情較重,需積極治療,部分患者可能需手術干預。
4. 腎蒂損傷:腎蒂血管部分或全部撕裂時可引起大出血、休克,病情危急,常來不及診治就已死亡。少數患者可因腎蒂血管內膜損傷,致血栓形成,引起腎功能逐漸減退。
5. 病理性腎破裂:腎臟本身存在病變,如腎腫瘤、腎積水、腎囊腫等,在輕微外力作用下或自發破裂。症狀因基礎疾病及破裂程度而異,治療需兼顧基礎疾病與破裂情況。
發生腎損傷後,要嚴格按照醫生安排進行治療和護理。治療期間需絕對臥床休息,避免過早活動導致再次出血。密切關注自身症狀變化,如血尿情況、有無腹痛加劇等異常表現,及時告知醫生。飲食上遵循醫生建議,保證營養均衡,促進身體恢復。同時,要保持良好心態,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