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肌張力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發佈時間:2025-02-05 15:57:16
陳文珍副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肌張力的檢查方法常見的有觸診、被動運動檢查、主動運動檢查、擺動試驗、肌電圖檢查等。

1. 觸診:通過用手觸摸肌肉,感受肌肉在放鬆和收縮時的硬度及彈性。在患者肌肉放鬆狀態下,檢查者用手指輕壓肌肉,體會其柔軟程度;當患者主動收縮肌肉時,再次觸摸,感受肌肉緊張度的變化,以此初步判斷肌張力是否正常 。

2. 被動運動檢查:檢查者對患者的肢體關節進行被動屈伸、旋轉等活動,感受在運動過程中所遇到的阻力。在活動關節時,要注意動作輕柔、緩慢,從不同方向和角度進行,根據阻力大小判斷肌張力情況。若阻力明顯增大,提示肌張力增高;若阻力過小,肢體過於鬆弛,則可能肌張力降低 。

3. 主動運動檢查:讓患者進行一些簡單的主動運動,如握拳、伸展肢體等,觀察肌肉收縮和舒張的情況以及運動的協調性。注意觀察患者完成動作的速度、力量和準確性,判斷肌肉在主動收縮過程中肌張力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異常的僵硬或鬆弛表現 。

4. 擺動試驗:使患者肢體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擺動,觀察擺動的幅度、頻率和阻力等情況。例如讓患者坐在床邊,小腿自然下垂,檢查者輕推小腿使其擺動,通過觀察小腿擺動的狀態來評估肌張力。肌張力增高時,擺動受限;肌張力降低時,擺動幅度大且持續時間長 。

5. 肌電圖檢查:將電極針插入肌肉,記錄肌肉在靜息和收縮時的電活動情況。通過分析肌電圖的波形、時限、波幅等參數,判斷神經肌肉功能狀態,輔助診斷肌張力異常的原因,如是否存在神經損傷、肌肉疾病等 。

在進行肌張力檢查時,要確保患者處於舒適、放鬆的體位,避免因緊張影響檢查結果。檢查過程中,檢查者手法要熟練、輕柔,避免引起患者疼痛或損傷。若對檢查結果有疑問或患者存在特殊情況,應結合其他檢查進一步評估,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相關文章
肌張力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