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分娩過程中,當胎頭雙頂徑已達坐骨棘平面以下3cm至陰道口上方2cm這個區間時,可能會需要使用產鉗。
產鉗是一種助產工具,其使用原理主要基於幫助胎兒順利娩出。當胎兒出現一些情況,比如胎兒窘迫,即胎兒在子宮內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時,需要盡快娩出胎兒;或者產婦出現第二產程延長,體力消耗過大,難以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分娩等情況,而胎頭位置又處於合適區間時,醫生會考慮使用產鉗。產鉗通過夾住胎兒頭部,在宮縮時配合產婦用力或醫生適當牽引,協助胎兒娩出。
在實際臨床中,除了上述常見情況外,某些特殊的胎位異常,如持續性枕後位、枕橫位等,經過一定的處理後仍無法順利分娩,且胎頭位置符合要求時,也可能使用產鉗。另外,對於一些有合併症的產婦,如心臟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為了縮短第二產程,減少產婦體力消耗和心臟負擔等,也會根據具體情況考慮產鉗助產。
使用產鉗後,產婦要注意休息,保持外陰清潔,避免感染。產後密切觀察陰道出血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同時,要關注自身身體恢復狀況,合理飲食,促進身體盡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