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膀胱殘餘尿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行為訓練、導尿術、手術治療等。
1. 藥物治療:對於女性膀胱殘餘尿,可使用α受體阻滯劑如坦索羅辛緩釋膠囊,它能鬆弛膀胱頸及前列腺的平滑肌,降低尿道阻力,使尿液更順暢排出,減少殘餘尿量。還有5α還原酶抑制劑非那雄胺片,可縮小前列腺體積,減輕對尿道的壓迫,從而改善膀胱殘餘尿情況。另外,M受體拮抗劑托特羅定片,能抑制逼尿肌的不自主收縮,增加膀胱容量,減少殘餘尿。這些藥物需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使用。
2. 物理治療:針對女性膀胱殘餘尿,熱敷下腹部是常用方法。通過溫熱刺激,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膀胱逼尿肌的緊張狀態,增強其收縮能力,利於尿液排出。按摩下腹部也有幫助,以適當力度圍繞肚臍進行環形按摩,可刺激膀胱神經,促進膀胱的正常排尿反射,減少殘餘尿量。針灸特定穴位如關元、氣海、三陰交等,能調節人體經絡氣血,改善膀胱功能,輔助治療膀胱殘餘尿。
3. 行為訓練:女性膀胱殘餘尿患者可進行定時排尿訓練。根據自身情況設定固定的排尿時間間隔,如每2 - 3小時排尿一次,逐漸養成規律的排尿習慣,有助於增強膀胱的排尿功能。還有盆底肌訓練,通過收縮和放鬆盆底肌肉,可增強盆底肌肉力量,改善膀胱的控尿能力,減少殘餘尿。另外,排尿時可嘗試屏氣用力,增加腹壓,幫助膀胱更有效地排空尿液。
4. 導尿術:當女性膀胱殘餘尿較多,其他方法效果不佳時,導尿術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式。通過將導尿管經尿道插入膀胱,能直接引出尿液,迅速緩解膀胱內壓力,減輕患者不適。導尿術可分為間歇性導尿和留置導尿。間歇性導尿是定期插入導尿管引流尿液,能減少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留置導尿則是長時間保留導尿管在膀胱內,持續引流尿液,適用於殘餘尿持續較多且無法自行排尿的患者。
5. 手術治療:對於因膀胱出口梗阻等原因導致嚴重女性膀胱殘餘尿,且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如經尿道膀胱頸電切術,通過切除膀胱頸增生的組織,解除梗阻,恢復正常的排尿通道,使尿液能順利排出,減少殘餘尿量。恥骨上膀胱造瘻術也是一種選擇,在恥骨上切開皮膚,將造瘻管插入膀胱,尿液通過造瘻管引出體外,可有效解決排尿困難和殘餘尿問題。
治療期間要嚴格按照醫生要求進行各項操作和用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適量飲水等。定期到醫院復查,以便醫生根據恢復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