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性尿失禁可能是盆底肌鬆弛、肥胖、年齡增長、多次分娩、泌尿系統感染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盆底肌鍛鍊、控制體重、生活方式調整、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等。
1. 盆底肌鬆弛:女性在妊娠、分娩過程中,盆底肌肉和筋膜受到過度牽拉,導致盆底肌鬆弛,對尿道的支撐作用減弱,從而引發壓力性尿失禁。可通過凱格爾運動來鍛鍊盆底肌,即收縮盆底肌肉3秒以上後放鬆,每次10 - 15分鐘,每日3 - 4次。也可到醫院進行盆底康復治療,如生物反饋療法、電刺激療法等。
2. 肥胖:肥胖人群腹部壓力較大,會增加膀胱和尿道的壓力,使得尿道括約肌難以抵抗腹壓增加帶來的尿液溢出。應合理控制飲食,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食物攝入,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同時加強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每周至少150分鐘,逐漸減輕體重,緩解症狀。
3.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機能逐漸衰退,盆底肌肉、尿道括約肌等功能也會下降,容易出現壓力性尿失禁。日常要注意避免長時間憋尿、提重物等增加腹壓的行為。可適當進行一些低強度運動,如太極拳等,增強身體機能。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如米多君片、黃酮哌酯片、托特羅定膠囊,遵醫囑用藥。
4. 多次分娩:多次分娩會使盆底組織反復受到損傷,導致盆底支持結構薄弱,引起壓力性尿失禁。產後應盡早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盆底康復儀器輔助訓練。對於嚴重的情況,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尿道中段無張力吊帶術等。
5. 泌尿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會導致尿道黏膜敏感性增加,在腹壓增加時更容易出現尿失禁。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換內褲,保持會陰部清潔。多喝水、多排尿,衝刷尿道。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治療,如左氧氟沙星膠囊、頭孢克肟顆粒、阿莫西林片,遵醫囑用藥,控制感染,緩解症狀。
日常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勞累,減少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飲品攝入。注意觀察症狀變化,若症狀加重或出現其他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