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滯留、尿瀦留等在泌尿系統相關病症中容易被混淆,下面將進行詳細區分。
1. 尿滯留:尿滯留通常是指尿液在尿路中暫時停留,未能順利排出體外,但這種停留往往是相對短暫的,可能是由於一些臨時性的因素引起。比如在某些特殊的檢查或操作過程中,如進行泌尿系統的造影檢查時,造影劑的注入可能會暫時影響尿液的正常排泄,導致尿液在尿路中短暫滯留。另外,當人體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下,也可能會出現尿滯留的情況,像一些人在公開演講或面臨重大考試時,會因為精神高度緊張而無法及時排尿,使得尿液在膀胱內暫時停留。
2. 尿瀦留:尿瀦留則是指膀胱內充滿尿液但不能正常排出,是一種較為嚴重且持續的病理狀態。可分為急性尿瀦留和慢性尿瀦留。急性尿瀦留常見於尿道梗阻,如前列腺增生突然加重導致尿道堵塞,或者是尿道結石、外傷等原因引起尿道狹窄,使尿液無法排出,患者會感到下腹部脹痛難忍。慢性尿瀦留多是由於膀胱頸部梗阻、神經源性膀胱等原因,導致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損,尿液逐漸在膀胱內積聚,患者可能會有排尿困難、尿不盡等症狀,且病情往往呈漸進性發展。
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現排尿異常的情況,應及時就醫,配合相關檢查,以便明確病因,接受恰當的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對泌尿系統及身體健康造成更嚴重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