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是最常見的耳部疾病,會導致中耳積液、聽力下降,嚴重的影響著患者的言語發育和學習。經過資料顯示,90%的兒童在學齡前都會有分泌性中耳炎,其發病率也在逐漸的升高。那麼分泌性中耳炎引起耳聾能不能好呢?又該如何治療呢?下面就給大傢具體介紹一下,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原則。
分泌性中耳炎引起耳聾的情況比較多,見有部分耳聾的情況是可以恢復的,但是仍然會有部分的耳聾情況是難以恢復的,如果是急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導致中耳炎嚴重滯後的情況,患者的聽力大多都能緩解,也能很快的改善和恢復到正常的情況,這樣的患者一般都會選擇抗炎對症治療。
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期可使用保守治療方法,比如抗生素、激素、粘液促排劑等,手術治療需要有相應的指證,比如病程持續三個月以上、反復發作的分泌性中耳炎,伴有腺樣體肥大等。每個患者的情況是不同的,手術的方法也要慎重起見,比如鼓膜穿刺切開或置管術等等,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通過手術治療。
長期下去就會導致鼓膜穿孔或功能缺失,聽力損失之後需要通過手術等方法治療,能夠提高一定的聽力效果,但是很難恢復到正常的聽力。分泌性中耳炎需要盡快採取治療,如果不及早的治療,將會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傷害。
綜上所述,分泌性中耳炎是非常嚴重的化膿性炎症性疾病,而且患者大多都是屬於兒童,給患者的成長和發育造成很大的傷害,如果病情延誤治療就會導致聽力受損,影響語言方面的發育,所以大家不能掉以輕心,家長應該提高警惕,能夠觀察到疾病的症狀,抓緊時間給患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