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腎結石的處理方法包括保守觀察、增加飲水量、藥物治療、輸尿管支架置入術、手術取石等。若孕婦出現腰部疼痛、血尿、尿頻、尿急等疑似腎結石症狀,應立即就醫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1.保守觀察:對於結石較小、無明顯症狀或症狀輕微,且未引起尿路梗阻的孕婦,可選擇保守觀察,因為部分小結石有自行排出的可能,同時避免不必要的干預對胎兒造成影響。孕婦需密切留意自身症狀變化,定期復查超聲,監測結石位置和大小,期間保持充足休息和適當活動,避免劇烈運動。
2.增加飲水量:通過大量飲水,增加尿量,起到沖洗尿路的作用,有助於結石排出,減輕結石對尿路黏膜的刺激和損傷。孕婦每天應保證攝入2000-3000ml的水分,可分多次飲用,以白開水為主,避免飲用含咖啡因或高糖的飲料。
3.藥物治療:當疼痛較明顯時,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藥物緩解症狀和促進結石排出,如黃體酮注射液,可鬆弛輸尿管平滑肌,擴張輸尿管,減輕疼痛並利於結石下移,間苯三酚注射液,能直接作用於泌尿生殖道平滑肌,緩解痙攣性疼痛,且對胎兒相對安全。
4.輸尿管支架置入術:若結石引起輸尿管梗阻,導致腎積水逐漸加重,可能威脅腎功能時,可考慮此方法。一般是通過置入支架,撐開輸尿管,恢復尿液引流,緩解腎積水和疼痛。手術操作相對簡單,在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進行,經尿道將輸尿管支架置入梗阻部位上方。一般作為過渡性治療措施,待產後再處理結石,避免孕期複雜手術對胎兒的影響。
5.手術取石:對於少數結石較大、梗阻嚴重、保守治療無效且腎功能受損的孕婦,在妊娠中期胎兒相對穩定,經多學科評估後,可考慮手術取石,如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通過在腰部建立微小通道,進入腎臟碎石取石,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經尿道逆行進入輸尿管碎石。但手術風險較高,需充分權衡利弊,術後密切監測孕婦和胎兒狀況,預防流產、早產等併發症。
建議孕婦要注意飲食均衡,避免高草酸、高鈣、高嘌呤食物攝入過多,如菠菜、動物內臟、濃茶等。保持適量運動,如散步等,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