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即布魯氏菌病,是一種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傳染病。
布魯氏菌病主要通過接觸受感染動物的分泌物、排泄物或食用未經充分加熱處理的受污染食物而傳播,布魯氏菌進入人體後,會被吞噬細胞吞噬。但布魯氏菌能夠在吞噬細胞內生存繁殖,並且隨著吞噬細胞在體內擴散,主要累及人體的單核 - 巨噬細胞系統,如肝、脾、淋巴結等。細菌在這些組織器官內持續繁殖,引起炎症反應。同時,布魯氏菌的抗原成分可以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產生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反應。免疫反應在清除細菌的過程中,也會導致組織損傷,出現發熱、關節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
對於布魯氏菌病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抗菌治療,常用藥物有鹽酸多西環素膠囊、阿莫西林膠囊等,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達到抗菌效果。
綜上所述,布魯氏菌病是一種危害嚴重的傳染病,需要採取綜合措施進行防控,同時提高發病期間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