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檢查是確保產婦身體恢復的重要環節,其檢查內容包括全身檢查、子宮檢查、陰道檢查、盆底肌檢查、乳房檢查等。
1.全身檢查:檢查產婦的體溫、血壓、脈搏、呼吸等基本生命體徵,產後可能會因為感染等因素導致體溫升高,血壓異常可能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延續或產後情緒、身體疲勞等因素有關。通過監測這些生命體徵,可以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
2.子宮檢查:產後子宮會逐漸恢復到未孕狀態,這個過程稱為子宮復舊。通過觸診和超聲檢查可以瞭解子宮的位置是否正常,大小是否逐漸縮小。子宮復舊不良可能導致惡露持續時間延長、惡露量增多,甚至會引起產後出血。另外,產後每天測量子宮底高度可以判斷子宮恢復的進度。如果子宮底下降緩慢或不下降,可能存在子宮復舊不全或宮腔內殘留等問題。
3.陰道檢查:查看陰道有無撕裂傷愈合情況。如果分娩時有會陰側切或會陰撕裂,要檢查傷口是否紅腫、硬結、滲血或裂開。同時,觀察陰道黏膜的色澤、有無充血、分泌物的量和性質等,正常的陰道分泌物應為白色或淡黃色,無異味。若出現膿性、血性或異味分泌物,可能提示感染。
4.盆底肌檢查:通過盆底肌功能測試,如使用盆底肌力檢測儀,評估盆底肌的肌力、肌肉疲勞度等。盆底肌鬆弛可能導致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等問題,影響產婦的生活質量。常見的檢查方法包括手法檢查和儀器檢查,手法檢查是醫生通過手指感覺盆底肌收縮的力量和持續時間;儀器檢查則能更精確地測量盆底肌的各項指標。
5.乳房檢查:觀察乳房的大小、形狀是否對稱,皮膚有無紅腫、橘皮樣改變或破潰。乳房紅腫可能是乳腺炎的早期表現,橘皮樣改變可能與乳腺腫瘤有關,雖然產後乳腺腫瘤相對較少,但也需要引起重視。
通過上述檢查,醫生可以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確保產婦的健康。如果檢查後發現異常,應當及時就醫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