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檢查是一種常見的臨床實驗室檢查,用於評估腎臟和泌尿系統的功能,包括尿液外觀、尿液化學檢查、尿沈渣檢查等。
1.尿液外觀:正常尿液為淡黃色,顏色的深淺可能與飲水量、食物攝入等有關。紅色可能意味著血尿,深黃色可能與脫水或肝膽疾病有關。另外,正常尿液清亮透明,渾濁可能表示尿液中含有細菌、上皮細胞、結晶或其他雜質。
2.尿液化學檢查:測量尿液的酸鹼度,正常範圍為4.5~8.0,平均值為6.5,尿液酸鹼度的變化可能與飲食、藥物攝入、泌尿系統感染或酸鹼平衡紊亂有關。尿比重反映尿液中溶質的濃度,正常範圍為1.003~1.030。比重異常可能提示腎臟濃縮或稀釋功能受損。
3.尿沈渣檢查:檢查尿液中是否有紅細胞,高紅細胞計數可能表示尿液出血,可能暗示著腎臟或其他泌尿系統問題。檢查尿液中是否有白細胞,高白細胞計數可能表示尿路感染。尿液中的上皮細胞可能來自尿道、膀胱或腎臟。其數量增加可能提示相應的器官存在炎症或損傷。
以上是尿常規檢查的主要內容,通過這些指標可以初步瞭解腎臟和泌尿系統的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異常情況,需要進一步進行其他檢查以確定病因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