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的分層主要包括盆底外層(淺層)、盆底中層和盆底內層(深層)。
1.盆底外層(淺層):盆底外層由會陰淺筋膜及其深面的肌肉組成,包括球海綿體肌、坐骨海綿體肌、會陰淺橫肌以及後方的肛門括約肌。這些肌肉與筋膜共同構成了一個淺層結構,對盆腔內的器官起到初步的支撐作用。它們走行於恥骨和尾骨之間,形狀類似“8”字,中心部位是會陰中心腱,這些肌肉收縮時能緊縮陰道。
2.盆底中層:也被稱為泌尿生殖膈,由上下兩層堅韌的筋膜及其間的一對會陰深橫肌及尿道括約肌組成。這一層結構位於淺層之下,覆蓋於骨盆出口前部三角平面上,尿道和陰道從中穿過。中層盆底肌的主要功能是加強會陰中心腱的穩固性,並控制尿道、陰道的開口部位,尿道括約肌在排尿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能阻止尿液排出,輔助排尿。
3.盆底內層(深層):即盆膈,其是盆底最堅韌的一層,由肛提肌及其內外面各覆一層筋膜組成。這一層肌肉位於小骨盆中,離內臟更近,形成一張吊床,支撐著盆腔器官。深層盆底肌包括恥骨直腸肌等部分,它們對支撐內臟、保證自主的排泄節制力有著重要作用。
為了保持盆底肌的健康,女性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飲食,保持高纖維飲食以改善腸道健康,並控制體重,避免給盆底肌帶來過大負擔。同時,進行適度的全身運動和專門的盆底肌鍛鍊,如提肛運動和凱格爾運動,可以增強盆底肌的力量和耐力。定期進行盆底肌功能檢查也是必要的,這有助於及時發現並處理盆底肌功能異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