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葡萄胎與絨毛膜癌的主要區別包括病理特徵、繼發情況、轉移情況、hCG水平、治療效果等。
1. 病理特徵:惡性葡萄胎可見水泡狀組織,鏡下可見絨毛結構;絨毛膜癌則無絨毛結構,可見大量滋養細胞高度增生,排列紊亂,並廣泛侵入子宮肌層和血管。
2. 繼發情況:惡性葡萄胎多繼發於葡萄胎清宮後半年內;絨毛膜癌可繼發於葡萄胎、流產、足月妊娠或異位妊娠後,其中繼發於葡萄胎者多在清宮後1年以上。
3. 轉移情況:惡性葡萄胎主要通過血行轉移,轉移部位常見於肺、陰道、腦等,轉移灶內可見絨毛結構;絨毛膜癌轉移更廣泛,除肺、陰道、腦外,還可轉移至肝、腎、腸等,轉移灶內無絨毛結構。
4. hCG水平:惡性葡萄胎患者血hCG水平多較絨毛膜癌低,且下降相對較快;絨毛膜癌患者血hCG水平常顯著升高,且持續不降或下降後又復升。
5. 治療效果:惡性葡萄胎對化療較敏感,預後相對較好;絨毛膜癌雖然對化療也有一定敏感性,但由於其侵襲性更強、轉移更廣泛,治療相對複雜,預後相對較差。
對於疑似惡性葡萄胎或絨毛膜癌的患者,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治療過程中需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定期復查血hCG、影像學檢查等,以評估治療效果。同時,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