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心導管檢查在臨床應用上存在顯著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它們各自針對的疾病類型、檢查目的以及具體操作路徑上。
左心導管檢查,通常指的是左心導管檢查術,是一種介入性的檢查方法。它主要用於診斷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還可以用於治療心臟瓣膜狹窄以及關閉不全等疾病。在進行檢查時,患者需採取平臥位,醫生會將導管通過腿部或手臂的靜脈送入心臟,利用造影劑進行顯影,從而清晰觀察心臟的結構及血液流動情況。左心導管檢查主要適用於二尖瓣狹窄和關閉不全的血流動力學改變,通過這一檢查,醫生可以估計其病理改變,決定手術指徵和方法,以及預測手術後的效果。
而右心導管檢查則是一種有創的介入技術,它通過將導管經過外周血管送入心臟腔和大血管,在心室腔或大血管處進行血流動力學檢測。這種檢查能夠準確測定肺動脈壓力,判斷有無肺動脈高壓,並瞭解其病因和病情嚴重程度。右心導管檢查主要應用於原因不明的肺動脈高壓、超聲診斷不明確的先天性心臟病、分流性的先心病合併重度肺動脈高壓、心力衰竭、心臟移植前後以及可行介入治療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此外,它還可以用於判斷手術指徵、估計手術療效、安裝心臟導管起搏器等。與左心導管檢查不同,右心導管檢查主要是經周圍靜脈進入右心房、右心室甚至肺動脈。
綜上所述,左、右心導管檢查在臨床應用上各有側重,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檢查需求,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