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誘因有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過度體力勞累或情緒激動、治療不當等。
1. 感染:
感染是最常見的誘因,特別是呼吸道感染。病原體入侵機體後,可引發炎症反應,導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同時,炎症介質的釋放還可能影響心肌的收縮和舒張功能。應積極預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必要時接種流感疫苗等。
2. 心律失常:
各種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顫等,可使心室率明顯增快,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排血量減少。而嚴重的緩慢性心律失常可影響心臟的正常節律,導致心臟泵血功能障礙。需定期進行心電圖檢查,遵醫囑控制心律失常。
3. 血容量增加:
如攝入過多鈉鹽、輸液過多過快等,可使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臟前負荷。應合理控制鈉鹽攝入,根據病情調整輸液速度和量。
4. 過度體力勞累或情緒激動:
過度勞累或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從而誘發心力衰竭。日常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情緒穩定。
5. 治療不當:
如不恰當停用降壓藥、利尿藥等,可導致血壓控制不佳、水鈉瀦留等,加重心臟負擔。應嚴格遵醫囑用藥,不得擅自增減藥量或停藥。
日常要定期體檢,關注心臟功能變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限酒;積極治療基礎疾病,控制病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