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臟病的症狀主要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心悸胸悶、下肢水腫、咯血等。
1. 咳嗽咳痰:咳嗽是肺源性心臟病常見的初始症狀之一,多為長期、反復性咳嗽。咳痰一般為白色黏液痰或漿液性泡沫痰,當合併感染時,痰量會增多,且痰液可變得黏稠,甚至呈膿性。
2. 呼吸困難:患者在日常活動中會逐漸感到呼吸費力,起初可能僅在勞累後出現,隨著病情進展,輕微活動甚至休息時也會有呼吸困難的表現。嚴重時會出現端坐呼吸,即需要被迫採取端坐位以減輕呼吸困難。
3. 心悸胸悶:患者常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異常,有心慌、心悸的感覺。同時,胸部會有悶堵感,彷彿有重物壓迫,活動後這種不適往往會加重。
4. 下肢水腫:多從下肢腳踝部開始,逐漸向上蔓延。水腫部位皮膚緊繃、發亮,按壓後會出現凹陷,且恢復較慢。這是由於右心功能不全,導致體循環淤血所致。
5. 咯血:相對較為少見,咯血量可多可少。少量咯血時可能僅表現為痰中帶血,大量咯血則較為凶險,可能危及生命,通常是由於肺部血管破裂引起。
肺源性心臟病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戒煙、避免吸入有害氣體等。定期進行體檢和相關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若出現症狀加重等情況,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配合醫生進行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