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妊娠期糖尿病在飲食控制不佳、運動管理無效、血糖持續升高、出現酮症酸中毒、伴有嚴重併發症等情況下要進行藥物治療。
1. 飲食控制不佳: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首先會嘗試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和控制食量來控制血糖。若在合理飲食安排下,血糖仍不能達到理想範圍,如空腹血糖持續高於5.3mmol/L,餐後1小時血糖高於7.8mmol/L,餐後2小時血糖高於6.7mmol/L,就需要考慮藥物治療。
2. 運動管理無效:
適當運動有助於控制血糖。但如果患者在規律運動後,血糖依然居高不下,說明單純依靠運動無法有效調節血糖水平。此時,為了保障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可能需要借助藥物來控制血糖。
3. 血糖持續升高:
若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和運動干預,血糖持續升高且波動較大,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構成威脅,如可能導致胎兒過大、羊水過多等問題。這種情況下,應及時採用藥物治療,使血糖穩定在安全範圍內。
4. 出現酮症酸中毒:
這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情況。當孕婦體內胰島素嚴重不足,脂肪分解加速,酮體生成增多,就會出現酮症酸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呼吸深快等症狀,一旦出現需立即進行藥物治療,以糾正代謝紊亂。
5. 伴有嚴重併發症:
如果孕婦同時伴有其他嚴重的併發症,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嚴重的腎臟疾病等,血糖控制不佳會加重這些併發症的病情,此時需要藥物治療來嚴格控制血糖,保障母嬰安全。
孕婦在發現血糖異常時應及時就醫,配合醫生進行全面評估,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以確保孕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