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蟲病的症狀有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瀉、黃疸、神經衰弱等。
1. 食慾不振:
肝吸蟲寄生在肝臟膽管內,可引起膽管炎症及膽管上皮細胞增生,影響膽汁的分泌和排泄,進而影響消化功能,導致患者出現食慾不振的症狀,對食物缺乏興趣,食量明顯減少。
2. 消化不良:
由於肝吸蟲對膽管的損害,膽汁分泌和排泄異常,使得脂肪等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影響。患者常表現為腹脹、噯氣、厭油膩等消化不良的症狀,進食後不適感尤為明顯。
3. 腹痛腹瀉:
肝吸蟲在膽管內活動,可刺激膽管及周圍組織,引發膽管痙攣和炎症,導致腹部疼痛,疼痛部位多在右上腹,可為隱痛、脹痛或絞痛。同時,還可能伴有腹瀉,大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
4. 黃疸:
當肝吸蟲感染嚴重,導致膽管阻塞時,膽汁無法正常排入腸道,膽紅素在體內積聚,就會引起黃疸。患者的皮膚和鞏膜會發黃,尿液顏色加深,如濃茶樣,還可能伴有皮膚瘙癢等症狀。
5. 神經衰弱:
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神經衰弱的症狀,如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這可能與肝吸蟲感染引起的身體不適、代謝紊亂等因素有關,影響了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
肝吸蟲病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發嚴重的併發症。若懷疑感染肝吸蟲,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糞便檢查、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以便明確診斷,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