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非肝硬化性門靜脈高壓症發病機制

發佈時間:2025-01-06 10:58:06
吳鵬波副主任醫師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非肝硬化性門靜脈高壓症是指在沒有肝硬化的情況下,出現門靜脈壓力持續升高的一種病理狀態。

正常情況下,門靜脈負責將胃腸道、脾臟等器官的血液引流回肝臟。當門靜脈系統血流受阻、血流量增加等原因導致門靜脈壓力超過正常範圍時,就會引發非肝硬化性門靜脈高壓症。

其發病機制較為複雜,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門靜脈血流受阻,比如門靜脈血栓形成、門靜脈海綿樣變等,這些病變會直接阻礙門靜脈內的血流,使血液回流不暢,從而導致門靜脈壓力升高。二是肝靜脈流出道梗阻,像布加綜合徵等疾病,會使肝靜脈血液流出受阻,進而引起門靜脈壓力間接升高。三是脾靜脈回流障礙,例如脾靜脈血栓形成,可導致脾靜脈壓力升高,進而影響門靜脈壓力。某些先天性血管畸形也可能導致門靜脈血流異常,引發門靜脈高壓。

在診斷和治療非肝硬化性門靜脈高壓症時,需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情,結合多種檢查手段明確病因。針對不同病因採取相應治療措施,同時密切關注患者的症狀變化及肝功能情況。

相關文章
非肝硬化性門靜脈高壓症發病機制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