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磁共振的作用包括評估心臟結構和功能、診斷心肌病變、檢測心臟腫瘤、評估先天性心臟病、診斷心包疾病等。
1. 評估心臟結構和功能:
能清晰顯示心臟的各個腔室大小、形態,測量心肌厚度,準確評估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對於心肌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診斷和病情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2. 診斷心肌病變:
可發現心肌梗死的部位、範圍及心肌存活情況,還能鑒別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肌病變,如心肌炎、心肌病等,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3. 檢測心臟腫瘤:
有助於發現心臟原發腫瘤及轉移瘤,明確腫瘤的大小、位置、形態等特徵,輔助判斷腫瘤的性質,對制定手術等治療方案有重要指導作用。
4. 評估先天性心臟病:
能清晰顯示先天性心臟病的複雜畸形結構,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法洛四聯症等,為手術治療提供詳細的解剖信息,幫助醫生制定精准的手術方案。
5. 診斷心包疾病:
可準確判斷心包積液的量、性質,以及是否存在心包增厚、粘連等情況,對心包炎、心包腫瘤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價值。
在進行心臟磁共振檢查前,應向醫生詳細告知自身病史、是否有金屬植入物等情況。檢查過程中需保持放鬆,配合醫生的指令。檢查後如有不適,應及時與醫生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