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惡性腹膜間皮瘤進行胃腸造影時可有腸管受壓移位、腸管粘連、腸腔狹窄、黏膜皺襞增粗紊亂、龕影等表現。
1. 腸管受壓移位:惡性腹膜間皮瘤在腹腔內生長,可佔據一定空間,對周圍腸管產生壓迫,使其位置發生改變。在胃腸造影時,能清晰看到腸管偏離正常解剖位置,向腫瘤周圍其他方向移位,這種移位通常與腫瘤的大小、位置及生長方向相關。
2. 腸管粘連:腫瘤的生長和炎症反應可導致腸管與周圍組織發生粘連。胃腸造影時,可見腸管的活動度受限,腸管之間的距離不規則,部分腸管可能相互纏繞,造影劑通過粘連部位時可能會出現流動緩慢或不順暢的情況。
3. 腸腔狹窄:隨著腫瘤的進展,可能侵犯腸管,使腸腔變窄。造影時,狹窄段腸管的管徑明顯變小,造影劑通過狹窄處時會出現受阻現象,狹窄段以上腸管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擴張。
4. 黏膜皺襞增粗紊亂:腫瘤的侵犯或炎症刺激可引起腸黏膜的改變。胃腸造影下,黏膜皺襞失去正常的纖細、均勻狀態,變得增粗且排列紊亂,有時還可伴有黏膜破壞的表現。
5. 龕影:當腫瘤侵犯腸壁並形成潰瘍時,造影劑可填充潰瘍部位,形成龕影。龕影的形態、大小和位置因潰瘍的具體情況而異。
惡性腹膜間皮瘤的胃腸造影表現可能因個體差異和腫瘤的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對於疑似病例,應結合臨床症狀、體徵及其他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以便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