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出血熱症狀初期主要有發熱、頭痛、腰痛、眼眶痛、皮膚黏膜充血等。
1. 發熱:
一般起病急驟,體溫常在38℃ - 40℃之間,多為稽留熱或弛張熱型。發熱可持續3 - 7天,部分患者體溫可超過40℃,伴有畏寒、寒戰等症狀。發熱是機體對病毒感染的一種免疫反應,此時病毒在體內大量繁殖,刺激免疫系統釋放炎性介質,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紊亂。
2. 頭痛:
頭痛通常較為劇烈,多為全頭痛或前額、顳部疼痛。這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腦血管擴張、顱內壓增高以及炎性介質刺激神經末梢所致。患者常感到頭部脹痛、跳痛,嚴重時會影響日常生活和休息。
3. 腰痛:
腰痛表現為雙側腎區的酸痛或脹痛,活動時疼痛可加重。主要是因為病毒感染導致腎臟及周圍組織充血、水腫,腎包膜張力增加,刺激神經引起疼痛。部分患者還可能伴有叩擊痛。
4. 眼眶痛:
眼眶痛以眼球後或眼眶周圍疼痛為主,患者常感覺眼睛脹痛、酸痛。這與病毒感染引起的眼眶周圍組織充血、水腫以及眼部神經受壓有關。
5. 皮膚黏膜充血:
皮膚黏膜充血多見於顏面、頸部、胸部等部位,表現為皮膚發紅,黏膜可見充血、出血點。這是由於病毒感染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滲出到周圍組織所致。
若出現上述類似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便早診斷、早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同時要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