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常見的臨床表現有排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結、排便困難、腹脹、腹痛等。
1. 排便次數減少:
正常成人排便頻率存在個體差異,一般為每日1~3次或每周3次至每日3次。便秘患者排便次數可明顯減少,每周排便少於3次,嚴重者甚至數周才排便一次。
2. 糞便乾結:
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度吸收,導致糞便變得乾硬、結塊,呈羊糞狀或球狀,排出困難。
3. 排便困難:
患者在排便時會感到費力,需要過度用力增加腹壓才能排出糞便。有時即使用力也難以排出,可能會出現排便不盡感,感覺糞便仍殘留在直腸內。
4. 腹脹:
由於糞便在腸道內積聚,腸道蠕動減慢,氣體也難以順利排出,從而引起腹部脹滿不適。腹脹的程度因人而異,部分患者可能會感到明顯的腹部膨隆。
5. 腹痛:
部分便秘患者可能會出現腹痛症狀,多為隱痛或脹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可在臍周、下腹部等。疼痛的發生可能與腸道痙攣、糞便堵塞腸道等因素有關。
便秘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若長期存在便秘問題,應及時調整生活方式,如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適量運動、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等。若便秘症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接受相應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