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心悸胸悶、下肢水腫、精神神經症狀等。
1.咳嗽咳痰:慢性肺心病患者常存在慢性支氣管炎等基礎疾病,咳嗽、咳痰較為常見。多為長期、反復咳嗽,一般晨起時明顯,痰液可為白色黏液痰或泡沫樣痰,當合併感染時,痰液可變得黏稠,顏色變黃,量也會增多。
2.呼吸困難:隨著病情進展,患者會逐漸出現呼吸困難。早期可能僅在活動後出現,如爬樓梯、快走時感到氣短、氣促。隨著肺功能進一步下降,靜息狀態下也會有呼吸困難,甚至需要端坐呼吸來緩解症狀。
3.心悸胸悶:由於心臟功能受到影響,患者會有心悸、胸悶的表現。心悸表現為心慌、心跳異常,患者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心臟跳動。胸悶則感覺胸部有壓迫感、憋悶感,活動後或情緒激動時症狀可能加重。
4.下肢水腫:右心衰竭時,體循環淤血,會導致下肢水腫。一般先從腳踝部開始,逐漸向上蔓延至小腿、大腿。水腫部位按壓後會出現凹陷,恢復較慢。嚴重時還可能出現腹水、胸水等。
5.精神神經症狀:當肺心病導致呼吸衰竭、二氧化碳瀦留時,患者可能出現精神神經症狀。輕者表現為頭痛、頭暈、失眠、煩躁不安等,嚴重者可出現神志恍惚、譫妄、抽搐甚至昏迷。
慢性肺心病患者應定期復查,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如控制呼吸道感染,戒煙,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合理飲食,適當鍛鍊,以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