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血管壓迫綜合徵的症狀與體徵主要有餐後上腹部飽脹不適、惡心嘔吐、腹痛、體重減輕、黃疸等。
1. 餐後上腹部飽脹不適:進食後,尤其是進食較多時,患者常感到上腹部有飽脹感,食物似乎難以順利通過十二指腸。因為十二指腸受到血管壓迫,導致食物排空受阻,在局部積聚,從而引起上腹部的脹滿不適。
2. 惡心嘔吐:是較為常見的症狀之一。嘔吐通常在進食後一段時間出現,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有時可能含有膽汁。這是由於十二指腸梗阻,胃內壓力升高,食物無法正常向下推進,只能通過嘔吐的方式排出。
3. 腹痛:疼痛部位多位於上腹部,可為間歇性發作,疼痛性質多樣,如隱痛、脹痛或絞痛等。疼痛的發生與十二指腸受壓後腸管痙攣、缺血等因素有關,在進食後或體位改變時,疼痛可能會加重。
4. 體重減輕:由於長期的惡心、嘔吐以及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響,患者的營養攝入不足,身體消耗增加,從而導致體重逐漸減輕,患者可能會出現消瘦、乏力等表現。
5. 黃疸:相對較為罕見。當十二指腸血管壓迫綜合徵導致膽管受壓時,膽汁排泄不暢,膽紅素在體內積聚,就可能引起黃疸,表現為皮膚和鞏膜發黃。
對於出現上述症狀的患者,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如胃腸造影、CT等,以明確診斷。在診斷明確後,需根據具體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如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同時注意調整飲食結構,避免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