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引起慢性潰瘍的原因有哪些

發佈時間:2025-01-03 08:44:51
吳鵬波副主任醫師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引起慢性潰瘍的原因有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刺激、不良生活習慣、自身免疫因素等。

1. 胃酸分泌過多:胃酸分泌過多會對胃黏膜產生持續刺激,導致黏膜受損形成潰瘍。一些因素如精神緊張、過度疲勞、飲食不規律等都可能引起胃酸分泌失調。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度勞累,規律進食,避免食用過多刺激性食物,有助於減少胃酸分泌。

2. 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可在胃內生存繁殖,破壞胃黏膜的防禦屏障,引發炎症和潰瘍。主要通過口口傳播、糞口傳播。注意飲食衛生,提倡使用公筷、公勺,避免食用不潔食物,必要時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

3. 藥物刺激:某些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等,會損傷胃黏膜,長期或不當使用易誘發潰瘍。在使用這些藥物時,應嚴格遵循醫囑,必要時可同時服用胃黏膜保護劑。

4. 不良生活習慣:長期吸煙、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影響胃黏膜的血液循環和修復功能,增加潰瘍發生風險。戒煙限酒,保持充足睡眠,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5. 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反應可能攻擊胃黏膜細胞,導致胃黏膜受損,引發潰瘍。這種情況相對少見,需針對自身免疫狀況進行相應治療。

應定期進行體檢,關注胃部健康,出現不適及時就醫。

引起慢性潰瘍的原因有哪些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