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瘀斑、紫癜等在皮膚表現上有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定區別,如定義、外觀形態、發病原因、好發部位、伴隨症狀等。
1. 定義:
瘀斑是皮膚、黏膜出血直徑大於5mm的表現,多由血管壁受損、血小板減少或功能異常等引起。紫癜是皮膚、黏膜出血直徑在3 - 5mm的表現,常見原因包括血管因素、血小板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礙等。
2. 外觀形態:
瘀斑通常面積較大,顏色初始可為紫紅色,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變為青紫色、黃綠色,最後消退。紫癜相對瘀斑面積較小,顏色多為紫紅色,壓之不褪色。
3. 發病原因:
瘀斑可因外傷導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形成,也可能是某些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凝血功能異常所致。紫癜的發病原因較為複雜,血管壁結構和功能異常如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數量或功能異常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都可能引發。
4. 好發部位:
瘀斑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常見於易受碰撞的部位如四肢等。紫癜好發於下肢及臀部,尤其是雙下肢伸側,部分類型的紫癜還可能有特定的好發部位。
5. 伴隨症狀:
瘀斑若由外傷引起,一般僅有局部疼痛等症狀;若由疾病導致,可能伴有發熱、乏力等全身症狀。紫癜除皮膚表現外,不同類型可能伴有不同症狀,如過敏性紫癜可有關節痛、腹痛、血尿等。
當發現皮膚出現瘀斑或紫癜時,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患者需積極配合治療,定期復查,以促進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