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出性胸腔積液常見原因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腎病綜合徵、低蛋白血症、胸膜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等。
1.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時,心臟泵血功能減弱,導致體循環和肺循環淤血,靜脈壓升高,使胸膜毛細血管內靜水壓增高,液體滲出形成胸腔積液。治療主要是針對心力衰竭進行,如強心、利尿、擴血管等,減輕心臟負荷,改善心功能。
2. 肝硬化:
肝硬化時,肝臟合成蛋白功能減退,導致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同時門靜脈高壓使體循環淤血,胸膜毛細血管內靜水壓升高,液體漏出。需保肝、補充白蛋白等治療,必要時利尿。
3. 腎病綜合徵:
大量蛋白尿導致血漿蛋白丟失,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液體從血管內滲出到胸腔。治療包括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減少蛋白尿,補充白蛋白。
4. 低蛋白血症:
營養不良、消耗性疾病等可引起低蛋白血症,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液體漏出。需加強營養支持,治療原發疾病。
5. 胸膜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炎症、過敏等因素可使胸膜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液體滲出。需針對病因抗炎、抗過敏等治療。
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定期復查,注意休息和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