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血小板體積下降是怎麼回事

發佈時間:2025-01-02 10:34:09
羅文才副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通常血小板體積下降常見病因有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破壞增加、某些藥物影響、感染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 骨髓造血功能不良:

骨髓造血乾細胞受損或微環境異常,可導致血小板生成減少,體積下降。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細胞減少,血小板生成不足。治療主要是針對原發病,如免疫抑制劑治療、造血乾細胞移植等。

2. 血小板破壞增加:

體內存在破壞血小板的因素,使血小板壽命縮短,新生血小板體積較小。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自身抗體攻擊血小板導致破壞。治療可使用糖皮質激素、丙種球蛋白等。

3. 某些藥物影響:

部分藥物可抑制血小板生成或導致血小板破壞。如化療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同時也抑制骨髓造血。停用相關藥物後,血小板可能逐漸恢復。

4. 感染因素:

病毒、細菌等感染可影響血小板生成和功能。如流感病毒感染,可能抑制骨髓造血。積極控制感染後,血小板情況或改善。

5.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異常導致血小板破壞和生成障礙。需使用免疫調節藥物等治療。

建議定期體檢,關注血小板變化;避免隨意使用可能影響血小板的藥物;積極治療感染等基礎疾病。

血小板體積下降是怎麼回事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