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通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
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HIV病毒主要攻擊人體免疫系統中的CD4+T淋巴細胞。在感染初期,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急性症狀,如發熱、咽痛、盜汗、嘔吐、腹瀉、皮疹等,但這些症狀通常會在1至3周後自行緩解。之後,患者會進入無症狀期,此階段病毒在體內持續複製,免疫系統逐漸受損,但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這個無症狀期可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這體現了艾滋病慢性傳染病的特點。
隨著病毒不斷破壞免疫系統,CD4+T淋巴細胞計數逐漸下降,當免疫系統遭到嚴重破壞時,患者會進入艾滋病期。此時,患者會出現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如肺孢子菌肺炎、卡波西肉瘤等,嚴重威脅生命健康。從感染HIV到發展為艾滋病期,這個過程往往是比較漫長的,並非短時間內就會出現嚴重的病症,符合慢性傳染病的病程特徵。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由於其傳播途徑相對特定,在日常生活中,如共同進餐、握手、擁抱等一般不會傳播艾滋病。但仍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不共用注射器等可能導致血液傳播的物品。對於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應積極接受規範的抗病毒治療,以控制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