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胃腸道出血怎麼辦

發佈時間:2025-01-02 10:29:33
吳鵬波副主任醫師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胃腸道出血常見原因有消化性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胃腸道血管畸形、機械性損傷等,應根據病因對症治療。

1. 消化性潰瘍:多因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分泌過多等引發。胃或十二指腸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後形成慢性潰瘍,當潰瘍侵蝕到血管時就會出血。可使用質子泵抑制劑抑制胃酸分泌,如奧美拉唑等,同時根除幽門螺桿菌。

2.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主要由肝硬化導致門靜脈高壓引起。門靜脈壓力升高使食管胃底靜脈回流受阻、曲張,易破裂出血。治療上可採用藥物降低門靜脈壓力,如生長抑素等,必要時內鏡下止血。

3. 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常因酗酒、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等引起。這些因素損傷胃黏膜,導致黏膜糜爛、出血。應停用相關藥物,給予抑酸、保護胃黏膜藥物,如鋁碳酸鎂等。

4. 胃腸道血管畸形:可能與先天性血管發育異常有關。畸形血管易破裂出血。可通過內鏡下治療或手術切除病變血管。

5. 機械性損傷:如誤食尖銳異物、劇烈嘔吐等導致胃腸道黏膜損傷出血。需根據損傷情況,採取保守治療或手術修復。

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粗糙食物,戒煙戒酒,定期復查,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胃腸道出血怎麼辦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