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敗血症感染的原因有皮膚黏膜屏障功能差、免疫功能不成熟、醫源性感染、圍生期感染、腸道菌群定植延遲等。
1.皮膚黏膜屏障功能差:早產兒皮膚薄嫩,角質層發育不完善,皮下血管豐富,通透性高,細菌易通過皮膚進入血液循環。應保持早產兒皮膚清潔、乾燥,避免皮膚破損,接觸早產兒前後要嚴格洗手。
2.免疫功能不成熟:早產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全,免疫細胞功能差,抗體水平低,對病原體的抵抗力弱。需加強護理,減少與感染源的接觸,必要時給予免疫支持治療。
3.醫源性感染:各種侵入性操作如氣管插管、臍靜脈置管等,若操作不規範或器械消毒不徹底,易引發感染。操作時應嚴格遵循無菌原則,加強醫療器械的消毒管理。
4.圍生期感染:母親孕期感染,病原體可通過胎盤、羊水等途徑感染胎兒。孕期應加強母親的健康管理,積極治療感染性疾病。
5.腸道菌群定植延遲:早產兒腸道菌群建立不完善,易導致腸道細菌移位引發感染。可合理餵養,必要時補充益生菌促進腸道菌群建立。
要密切觀察早產兒的生命體徵和症狀,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同時加強環境清潔和消毒,嚴格執行無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