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得過房顫的人壽命不一定短。
房顫即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其發生原理主要是心房的電活動紊亂,導致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縮功能,進而影響心臟正常的泵血功能。當房顫發作時,心房可能會快速而不規則地跳動,使得心臟不能有效地將血液泵送到全身。
不過,房顫對壽命的影響因多種因素而異。對於一些陣發性房顫患者,房顫發作持續時間較短,可能在沒有明顯症狀的情況下自行終止,或者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得以控制。這類患者如果能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合理運動、控制體重、保持良好的心態等,同時積極治療可能存在的基礎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其心臟功能可維持在相對正常的水平,對壽命的影響較小。
而對於一些持續性房顫或長期房顫控制不佳的患者,房顫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如心力衰竭、腦栓塞等。心力衰竭會使心臟泵血功能嚴重受損,影響身體各個器官的血液供應;腦栓塞則可能導致腦部組織缺血壞死,引發偏癱、失語甚至危及生命。這些併發症的發生會對患者的健康和壽命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得過房顫的人應定期進行體檢和心電圖檢查,遵醫囑規範用藥,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以維持心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