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尿路感染一般容易引起結石。
慢性尿路感染時,細菌會在尿路中大量繁殖。一些細菌能分解尿素,產生氨,使尿液鹼化。在鹼性環境下,尿液中的一些成分,如磷酸鹽、碳酸鹽等,溶解度會降低,就容易析出並沈積在尿路黏膜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沈積物會逐漸增多、聚集,最終形成結石。
當慢性尿路感染長期存在且反復發生時,炎症會對尿路黏膜造成持續的刺激和損傷。黏膜受損後,其正常的防禦和修復功能會受到影響,使得晶體更容易附著和沈澱。而且,炎症還可能導致尿路局部的梗阻,使尿液排出不暢。尿液在尿路中停留時間過長,其中的成石物質就有更多機會沈積,進一步增加了結石形成的風險。例如,一些患有慢性腎盂腎炎的患者,由於腎臟和尿路長期受到細菌感染,炎症不斷刺激,很容易出現腎盞、腎盂等部位的結石。還有一些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導尿管容易引發慢性尿路感染,這類患者發生尿路結石的概率也相對較高。
對於存在慢性尿路感染的患者,應積極治療感染,遵醫囑足量、足療程使用抗菌藥物,以徹底清除尿路中的細菌。同時,要多喝水,增加尿量,有助於稀釋尿液,減少成石物質的沈積。定期進行尿常規等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