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心臟起搏器植入後不可以取下來。
心臟起搏器是一種植入於體內的電子治療儀器,其原理是通過發放一定形式的電脈衝,刺激心臟,使之激動和收縮,即模擬正常心臟的衝動形成和傳導,以治療由於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當患者的心臟自身節律出現嚴重問題,如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等,心臟起搏器能夠替代心臟自身的起搏功能,維持心臟有規律地跳動,保證身體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從而輓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一旦心臟起搏器植入人體後,就與人體的心臟功能緊密相連。如果將其取下,患者原本依賴起搏器維持的心臟節律會再次出現紊亂,很可能導致嚴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等危及生命的情況。而且,起搏器的電極通常是固定在心臟特定部位的,取出過程可能會對心臟組織造成損傷,引發大出血、心肌穿孔等嚴重併發症,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
在植入心臟起搏器後,患者應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確保起搏器的功能正常。要避免靠近強磁場、高電壓區域,以防干擾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避免劇烈碰撞植入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