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他汀類藥物可能會引起糖尿病。
他汀類藥物是臨床上廣泛應用的降脂藥物,其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肝臟內膽固醇的合成限速酶——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從而減少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起到調節血脂、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等作用,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義。他汀類藥物在發揮降脂作用的同時,也可能影響機體的糖代謝。他汀類藥物可能會干擾胰島素信號傳導通路,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使機體對胰島素的反應減弱;還可能影響胰島β細胞的功能,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進而導致血糖升高,增加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在一些大規模的臨床研究中也發現,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糖尿病的發生率會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特別是對於那些本身就存在胰島素抵抗、肥胖、高血壓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使用他汀類藥物後發生糖尿病的風險可能會更高。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汀類藥物就不能使用了。對於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患者,他汀類藥物帶來的心血管保護益處往往大於其增加糖尿病風險的潛在危害。
在使用他汀類藥物時,應密切監測血糖變化,尤其是對於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控制體重等,有助於降低糖尿病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