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大便忍不住的原因有肛門括約肌鬆弛、腸道感染、神經系統疾病、直腸脫垂等。
1. 肛門括約肌鬆弛:隨著年齡增長,肛門括約肌功能逐漸減退,導致其收縮能力下降,難以有效控制排便。長期便秘、腹瀉或多次分娩等也可能損傷括約肌。可通過提肛運動增強括約肌力量,必要時進行手術修復。
2. 腸道感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腸道,引發腸炎、痢疾等疾病,刺激腸道黏膜,使腸道蠕動加快,產生便意且難以控制。需針對病原體進行抗感染治療,注意飲食衛生。
3. 神經系統疾病:如腦梗死、腦出血、脊髓損傷等,影響神經傳導,使排便反射異常,導致大便失禁。應積極治療原發神經系統疾病,進行康復訓練。
4. 直腸脫垂:直腸黏膜或直腸全層脫出肛門外,刺激肛門周圍神經,引起排便失控。輕度可採用保守治療,如手法復位、使用直腸托等,嚴重時需手術。
老年人應定期體檢,關注腸道健康,保持良好生活習慣。